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24 诗词曲五首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4课《古诗词...

更新时间:2024-04-19 浏览次数:2 类型:同步测试
一、语段阅读
  • 1. 以下是广东学校网站关于学科节活动的一则推文,请根据要求完善这则推文,完成各题。

    学科节设立的【A】初衷 , 是营造多元的学习氛围。①学生能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式学习,享受室与发现的乐趣,从而增强核心素养。今年的学科节开展了多种项目活动,学生们都yǒng yuè ( )参与其中。

    【项目一:制作粤剧花灯】②这一活动置在通过有趣且富有创造性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欣赏粤剧这一中图传统艺术形式为目的。一些花灯的设计,虽说不上【B】巧妙绝伦 , 却也别出心裁,生动有趣。展现了学生的创造力。

    【项目二:绘制书画团扇】③学生通过绘制团扇切身感受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并学习到包括扇而的半圆形、扇骨的弧线等与团扇结构相关的基本几何知识。数学与美术两个学科融合协作, xiāng dé yì zhāng( )。参加这个【C】附庸风雅的活动,④不仅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将课内知识在生活中进行延伸拓展,还可以充分展示艺术才华和书画技能。

    【项目三:制作“二十四节气”小摆件】学生们【D】辨识每个节气最突出的气候特点,并了解相应的民俗活动,动手制作一系列节气小摆件,更深刻地理解了节气与自然环境、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领悟yīn dì zhì yí(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内涵。

    1.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yǒng yuè( )
      xiāng dé yì zhāng( )
      yīn dì zhì yí( )

    2. (2) 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3) 下列选项中对语段画线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句①:把“增强”改为“提升”。 B . 句②:删掉“为目的”。 C . 句③: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后加上“的魅力” D . 句④:“延伸”与“拓展”互换位置。
二、默写
  • 2. (2023九下·龙岗期中)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 (1) 人不寐,。(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 (2)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 (3) 八百里分麾下炙,。(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 (4) ,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5. (5)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苏轼《定风波》)
    6. (6)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 (7) 兔从狗窦入,。(《十五从军征》)
    8. (8) 面对危难,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一句“,奉命于危难之间。”表达了临危受命的决心。面对死亡,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一句“。”表达了慷慨赴死的大无畏精神。
三、诗歌鉴赏
  • 3. (2024九下·罗城开学考) 古代诗歌阅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诗以“咏雪”为主线,不断变换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 B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冬景写春景,设喻新颖,写出边塞风光。 C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承上启下,既点明环境,又渲染送别氛围。 D . “风掣红旗冻不翻”的奇丽形象,体现戍边将士不畏艰苦、昂扬勇毅的精神风貌。
    2. (2)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几句描写有何作用?
  • 4. 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成后面的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 (1)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从视觉和两个感官角度,描绘了潼关的特点。 
    2. (2) 说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在曲中的作用及表达的情感。 
  • 5. 阅读《十五从军征》,回答下面的问题。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 (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松柏冢累累    累累:                     

       采葵作羹   持: 

       不知阿谁  饴:                    

    2. (2)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的“十五”“八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3. (3) 画线诗句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整首诗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四、综合题
  • 6. 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古诗分类]

      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 )(只填序号)

      A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 .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C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D .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E .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 (2) [诗人竞猜]

      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谜底)陶渊明

      (谜面)——(谜底)陆游

  • 7.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黄海中学九年级(1)班决定开展以“会诗词·咏经典”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 (1) 【会诗词】在班级举行的赛诗会上,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朗诵了一首词。请你结合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

      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

      人在武陵微醉。

      (甲)

      远远游蜂不记家,

      数行新柳自啼鸦,

      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

      燕归无语傍人斜,

      晚风吹落小瓶花。

      (乙)

      A.卜算子     B.浣溪沙     C.如梦令     D.相见欢

    2. (2) 【咏经典】《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演绎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用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推广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有同学根据上面的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

      下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